风险与风险管理1930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所罗门·许布纳博士在美国管理协会发起的一次保险问题会议上提出风险管理(RiskManagement)这一概念,其后风险管理迅速发展成为一门涵盖面甚广的管理科学,尤其是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至今,风险管理已几乎涉及经济和金融的各个领域。1997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默顿教授将“风险管理”和“资金的时间价值”与“资产定价”称为“现代金融理论的支柱”。
指标系统的构建应该通过借鉴和吸取国内外的研究经验和成果,便于国内各个地区对比,又能经过适当的调整而方便国际比较,同时又可以进行动态对比。这要求在选择指标时,必须考虑到指标的历史延续性,同时考虑支撑分析和预测的可能性。因此,为了加强各个区域投资环境的可比性,必须准确地分析和研究统计资料及其含义,参考统计年鉴和其他相关年鉴及文献,选用范围和口径相对一致的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同时也选用一些总量指标,一方面可以确保因素变量不会因为经济规模、人口多寡或面积大小等因素的影响而使分析结果产生偏差,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指标体系的综合性和关联性。
运用收益法关键的内容是对企业未来收益的预测,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要做出科学合理的判断不仅涉及企业的有形资产,更重要的是对那些企业账面上并不显现的各种无形资产在未来运营中所能发挥作用的潜力和交互影响做出判断,对行业、市场、技术进步、社会环境、政策等外部环境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做出判断。这要求评估人员要具有很高的业务素质,尤其要具有很强的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国内情况看,资产评估行业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内得到了迅猛发展,根据国内有关部门统计报道,仅财政部批准的评估机构已**过3000家,注册评估师已**过20000人,从业人员近十**,而这还只是评估行业中的一部分,再加上其它部委批准和管辖的各种各样的机构及人员,其数字着实令人吃惊、令人鼓舞。但是正是由于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现有评估人员基本都是通过考试从各行业中新近进入资产评估行业的,虽然这些人可能都是原来各个行业中的精英,对各自的行业比较精通或十分精通,但由于从事资产评估工作时间很短,缺乏广泛领域内知识的积累和资产评估工作的经验积累,因而绝大多数评估人员尚不具备将影响企业运营的各种因素进行**的、科学合理的综合分析和判断的能力,或者说其执业能力还不能适应收益法对评估人员业务素质的要求。因此,评估师在评估实践中有意识的尽量避免采用收益法,从而影响了收益法的应用。
项目投资的风险是指在投资活动中投资者不希望的结果出现的潜在可能性,或者说投资失败的可能性。由于投资的对象大多是具有较高增长潜力的项目,从技术的研发、产品的试制与生产,到产品的销售要经历许多阶段,而投资风险存在于整个过程中,并来自于多个方面,所以风险投资的失败率高。因此,对投资项目的风险进行客观的评估和分析,从而有效地风险,是风险投资能否成功的关键。